唯拉心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福利费的计提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员工福利计提法
按照员工实际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福利费用,如法定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月度平均数计提法
基于过去一年或半年内员工福利支出的总额,计算出月度平均数,再根据员工工资计算相应比例的福利费用。
福利费用预算法
根据公司制定的福利费用预算,按照员工工资计算相应比例的福利费用。
福利费用实际发生法
当员工实际享受福利时,再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计提福利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无需预先计提。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
需要注意的是,计提福利费的比例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有所不同,且可能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例如,在中国,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是允许税前扣除的。超出这个比例的部分应当调增应税所得额。
请根据您所在地区的具体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