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计学习交流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是一种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模式。为了推动PPP的规范发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准确选择PPP适用项目
防范项目模式选择风险,强调PPP项目的公益性。
科学筛选项目,从全生命周期成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方面评估是否适用PPP模式。
合理确定PPP项目参与主体
明确政府方和社会资本的适格要求,防止不合适的主体参与项目。
国企或融资平台公司不适合作为政府方签约主体。
科学识别项目风险
遵循共同分担和动态、全过程管理原则,公平合理分配风险。
科学设计付费机制
防范责权利不对称风险,确保PPP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养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政府应避免过度干预,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
根据项目的市场化程度、公共属性强度和国家安全程度,界定民营企业参与的程度。
增加气候影响评价和“碳有所值”评价
对于高碳排放项目,进行更严格的论证和减排量评估。
争取绿色金融支持,并让绿色PPP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确保合作诚意和边界清晰
公私双方应真诚合作,将合作关系视为结合而非利用。
政府在合作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遵循上述步骤和建议,可以促进PPP模式的规范、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项目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