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金融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审计师聚焦于对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风险进行审计。以下是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一些方法:
风险评估:
审计师应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行业特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以确定哪些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较大影响。
重大账务和披露:
关注财务报表中的重大账务和披露,如重大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这些项目通常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较大影响。
重要的会计估计和判断: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会计估计和判断,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这些估计和判断的准确性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较大影响。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错误和不准确性,因此需要将其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
与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沟通:
审计师应与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关注点和重点,以确保审计工作与管理层的期望保持一致。
遵循决策框架: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审计师应遵循以下决策框架:
起点: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选择关键审计事项。
筛选: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选出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点关注过的事项。
确定:从重点关注过的事项中确定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即关键审计事项。
通过上述步骤和方法,审计师可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合理保证关键审计事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关键审计事项需要审计师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对企业的了解和风险评估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