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须知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防范非标业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信用风险管理
定期评估抵质押物的足值情况,确保抵质押率处于预警线以下。
对抵质押物的二押行为进行调查,确保权属清晰,如有二押需补充其他抵质押物或触发提前还款条款。
政策风险管理
依照相关政策规定,对存量非标业务进行整改。
增加审计强度和范围,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法律风险管理
关注不合规的交易结构和合同条款纠纷。
安排专人解读分歧条款,确保合同填写规范,先填写后盖章。
建立科学且专业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流动性风险管理
发挥投行资管部和风险管理部的职责,结合资产实际情况。
将满足标准类产品条件的资产降级为标准类产品,通过统一交易市场进行转让,科学转移风险。
声誉风险管理
完善信息披露标准和要求,保证销售合规化。
定期检查销售合同,考核约束违规销售行为,防范声誉风险。
监管和整治
强化金交所监管,禁止新增非标债务融资,压降存量业务。
整治“伪金交所”违规金融活动,依托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审计质量控制
确保审计程序的充分性,了解企业业务和内部控制。
识别和评估重大审计问题,采取适当应对措施。
确保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遵守审计准则和规范。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和管理非标业务中的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