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2024-04-12 23:15:47
会计小百科
会计小百科认证

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重要性原则

指企业在全面核算的前提下,对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2、谨慎性原则

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

3、实际成本原则

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配比原则

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5、权责发生制原则

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明晰性原则

亦称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7、及时性原则

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不仅表现在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且表现在会计信息时效性上,过时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使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9、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也称一贯性原则,它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而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须将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加以说明。属财务会计原则之一,指各个会计期间所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应当相同,不得随意变更。

10、一贯性原则

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