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例如,某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以该题目为例,分别讲解四种方法的计算。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本质是将应计折旧额在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按照题目,该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10)÷5=18万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为依据来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具体计算时,应先计算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再根据本期实际工作量计算本期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承例题,计算如下:
每公里折旧额=(100-10)÷50=1.8元/公里
第1年折旧额=3×1.8=5.4(万元)
第2年折旧额=8×1.8=14.4(万元)
第3年折旧额=10×1.8=18(万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法,计算时要先算年折旧率,然后在计算对应年份的折旧。承例题,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
第1年折旧额=100 × 2/5=40(万元)
第2年折旧额=(100-40)× 2/5=24(万元)
第3年折旧额=(100-40-24) × 2/5=14.4(万元)
第4、5年折旧额=(100-40-24-14.4-10)÷2=5.8(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属于加速折旧法,计算时要分别计算每一年的折旧率,然后在每一年按照其折旧率进行计算。承例题,计算如下:
第1年折旧额=(100-10)×5/(5+4+3+2+1)=90×5/15=30(万元)
第2年折旧额=90×4/15=24(万元)
第3年折旧额=90×3/15=18(万元)
第4年折旧额=90×2/15=12(万元)
第5年折旧额=90×1/1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