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考研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会计中,利得通常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以下是一些会计科目,它们反映了企业可能发生的利得:
营业外收入:
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偶然性收入,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捐赠收入等。
投资收益:
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如股息、利息、出售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等。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
企业出售、报废或损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其他收益:
一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利得,如债务重组收益、资产重估增值等。
其他综合收益: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影响损益,但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需要注意的是,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另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通常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则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