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之家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递延所得税的计提通常是因为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存在差异,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以下是可能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的情况:
固定资产折旧差异
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折旧。
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上计提减值准备,而税法通常要求实际损失发生时才扣除。
预计负债
会计上计提预计负债(如售后服务费用),而税法规定费用实际发生时才能税前扣除。
可抵扣亏损
企业某一年度发生亏损,可以抵扣未来的所得税。
合并报表中的差异
抵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销售退回
会计上对于估计的退货部分不确认收入,而税法上应全额确认收入。
职工教育经费和广告费支出
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部分。
预收账款
收到即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预收账款(特定行业如房地产企业)。
股份支付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
递延所得税 =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计提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来确定,并且可能会受到企业未来盈利预期、税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