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家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会计确认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权责发生制原则:
收入和费用应当在它们产生的权利或责任发生时确认,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
配比原则:
收入和费用应当合理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净收益。
历史成本原则: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谨慎性原则:
在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时,要充分考虑有关财务事项是否会影响未来的发生,尤其是可能存在不利影响的事项,以便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客观性原则:
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应当超越企业的所有人的意见和利益,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情况,而不受信息提供者的主观影响。
重要性原则:
在确定会计记账基础时要充分考虑其所处行业的特点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按照重要性原则加以确定。
收入实现原则:
企业产生的收入应选择哪一个时点作为确认的日期,以判断它们的归属期间。
可定义性、可计量性:
即应予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某个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且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效益大于成本:
确认一个项目的预期效益应证明提供和使用该项信息的费用是适当的,且该项目被认为是重要的。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会计确认的基础,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