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性收入是指什么

2024-04-13 09:22:01
会计小百科
会计小百科认证

会计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财产性收入是指什么

财产性收入又可以称作是资产性收入,它是指通过私有财产所产生的收入。即我国家庭拥有的动产(如存款,股票)和不动产(如房子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财产性收入作为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我国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是少数富人获取了我国绝大多数财产性收入。在2016年最高收入2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2279.28元,而最低收入20%家庭人均只有168.50元。3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16年最高收入2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2013年的2倍,而最低收入2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2013年的1.16倍。

其次,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较低。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2244.01元,只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

最后,财产性收入的来源过于单一,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租金的收入。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