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偷税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账目处理: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纳税申报:
纳税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税款缴纳: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法律后果:
税务机关可追缴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如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数额: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主体要求: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
主观要件:
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需要注意的是,偷税行为的认定需要依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由税务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