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习小灵通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利润表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营业收入:
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营业成本:
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缴纳的税金及其他相关费用。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除营业成本以外的其他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评估其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并计入利润表的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等因市场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或损失。
投资收益(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和投资收益(损失)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与企业主营业务无直接关联的收入和支出。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所得税费用:
企业应缴纳的税款。
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反映了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
每股收益: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在利润表中还需列示每股收益信息,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利润表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重要工具,它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列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关键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