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企业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收入总额,在扣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它是计算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
具体来说,企业纳税所得额包括以下几部分:
生产经营收入:
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财产转让收入:
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利息收入:
包括购买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租赁收入:
指纳税人出租资产(如房产、设备等)所获得的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指纳税人因使用特许权(如专利、商标等)而支付给第三方的费用。
股息收入:
指企业因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而获得的股息收入。
其他收入:
包括各种非主营业务的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可以扣除的项目通常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但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计入当期;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计入当期。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