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监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植物资产在会计上通常被归类为生物资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消耗性生物资产:这类植物资产通常是为了出售而持有,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例如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2. 生产性生物资产:这类植物资产如产奶的奶牛、结果的果树等,持有目的是为了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具有固定资产的属性,能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产出。
3. 公益性生物资产:这类植物资产如防风固沙的树林等,主要目的是防护、环境保护等,一般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益,但对生态环境等有重要作用。
在会计处理上,植物资产的初始计量通常按照其取得方式(如外购、自行培育、接受捐赠等)进行,初始成本包括取得价款和相关税费等。自行培育的植物在达到资本化条件前,其相关培育成本会计入初始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树木和果树苗等植物资产,由于其生命周期特性,通常不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资产处理,而是可能根据其预计生命周期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可能计入长期待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