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师小灵通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会计中,判断固定资产是否提足折旧通常依据以下步骤和条件:
确定原值和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原值是指购买时的初始成本。
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结束后预计还能保留的价值。
计算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年计提的折旧总额。
比较原值与累计折旧
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 - 累计折旧额)等于预计的净残值,则说明该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
查看明细账
更详细的判断应查看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账,因为资产负债表可能不会直接显示是否提足折旧。
考虑减值情况
如果存在固定资产减值,需要从原值中扣除减值额,再与累计折旧额比较。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固定资产的原值是100万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那么:
预计净残值 = 100万元 * 5% = 5万元
年折旧费 = 5万元 / 5年 = 1万元
五年累计折旧费 = 1万元 * 5年 = 5万元
此时,如果累计折旧额达到5万元,那么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100万元 - 累计折旧额5万元)将等于预计的净残值5万元,说明该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