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尤其是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狡猾或者机智。
在古诗中,狸猫的形象多与捕捉老鼠相关联,有时也被用来比喻小人或者奸诈之人。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狸猫》中,就有“狸猫捕鼠频搦爪,鼠贪狸饱频偷食”的描写,通过狸猫捕鼠的行为,暗喻了社会上一些人的贪婪与狡猾。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富含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动物特性的观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狸猫得鼠活未食,戏局之地或前后。
猫欺鼠困纵不逐,岂防厥类怠其守。
花猫狡计伺狸怠,帖耳偷衔背之走。
家人莫究狸所得,只见花衔鼠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