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色。
字义: 1.姓氏; 2.朱红,指赤红色; 3.朱砂,一种矿物,红色或棕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但有毒。《说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康熙字典》辰集中木字部 《唐韵》章俱切《集韵》《韵会》钟输切《正韵》专于切,$音珠。《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于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国有树,赤皮,名朱木。又朱赤,深纁也。《诗·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于南方。又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武仲败于邾。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或作侏儒。又姓。《统谱》颛顼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又望出吴郡。又《集韵》慵朱切,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