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你去确定,只要你看懂。
这个16号框架梁集中标注上第二排标注得清楚。箍筋HRB400级10mm直径,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接着后面括号里的4,就是表示四肢箍!标注清楚了上部通长筋2根22(是角筋)另有2根12在括号里的就是架立筋。不好意思,上面回答以为你是施工者。因为你的梁宽、纵筋又多余三根(看看支座负筋及下部纵筋),肢距可能偏大,而且也不能间隔两根及以上的纵筋。你想节约就把箍筋直径减小为8mm或箍筋用HPB300。
图中有标注梁的编号下方有箍筋的标注,其后有个括号,括号里面的数字就是箍筋肢数。如KL1,φ8@100(2),就说明KL1梁的箍筋是8个的直径,间距100,二肢箍。
1.对于梁箍筋来说,它的肢数是指相同横截面内竖向箍筋的数量,假设梁的横截面比较小,说明宽度也比较小。
2.如果是柱箍筋,它的肢数是指用水平面的交叉点乘以竖直面的交叉点所得的数值。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就是假设把梁沿着横向截开得到的横截面上可以看到的在竖直方向的钢筋的根数,不管是由几根钢筋弯成的,有一个竖直的钢筋就算一肢 。
梁的箍筋肢数根据梁的尺寸、跨度、荷载等数据来确定。一般来说,箍筋的肢数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梁的尺寸:梁的尺寸越大,箍筋肢数应相应增加。
2.梁的跨度:梁的跨度越大,箍筋肢数应相应增加。
3.荷载:梁所承受的荷载越大,箍筋肢数应相应增加。
4.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箍筋肢数应相应增加。
因此,确定梁的箍筋肢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并按照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