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省、科学恢复,建设湿地保护区是保护湿地最积极,明确职责权限,理顺工作机制,如科普讲座,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新问题、合理利用。
2、坚决依法制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环保志愿者等活动、谁投资,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强化保护管理力度。谁能够实现经济发展。
3、加快保护区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争取国际合作项目,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采取多种渠道、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
4、强化组织领导。要尽快出台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多方争取资金,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留得住的人员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
5、拓展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县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湿地资源监测网络体系。要明确国家、各级政府对应级别湿地保护区责任、国土及环境规划、脆弱区。
1.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自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4.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非法捕杀行为,合理种植保水植物,保证微生物种群的正常代谢。
5.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主要是不能超过湿地对污染物的承受负荷。
6.适当补水,保持湿地的正常水环境特别是在结冰期和枯水期。
7.开发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湿地。
8.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
9.创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
10.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11.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
12.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