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是律诗
《野望》是唐王绩一首五言律诗。
平仄如下: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薄、犊、识这几个字是入声。整首诗从头到尾维持了对粘式律的尊重。
王绩的这首《野望》,创作时间不迟于贞观,被公认为现存唐诗中最早的成型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