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郑思肖向来俯首问羲皇①,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注释】①羲皇:羲皇上人,即太古时代的人。这里借指墨兰。【评说】本诗选自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郑思肖《墨兰图》题诗。画上题云:“丙午正月十五日”。丙午,为元大德五年(1306),这时距离南宋王朝覆亡已有三十年。郑思肖这幅墨兰,花叶萧疏,不画土,不画根,以示国土沦丧。郑思肖的不少墨兰图,除了蕴含我国传统的“比德式”的自然审美观念以外,还在兰花形象里渗透进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遗民录》说他:“精墨兰,自更祚后,为画不画土,根无所凭借,或问其故,则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 ’”诗以发问开其端。画家感叹金瓯倾覆、国土沦丧,所以画成墨兰后,神思恍惚,俯着头对它发问:你是什么人 难道你不知道国土正遭元人蹂躏,为什么你还要到没有存身之处的“此乡”来 以兰拟人,语痴绝,情弥真,诗和泪写成。后半首,诗笔转到兰花的馨香上。诗人说,在没有作画以前,驰骋想象,开放五官,特别是鼻孔,便闻到满天的、浓郁的、带有古意的芳香。馨香,本是兰花的自然属性,这里,郑所南赋予它以社会属性,象征着高洁、坚贞的人格力量,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风节弥高、坚贞不屈的美学理想。古与故,谐音双关,“古馨香”和郑思肖另一首题画诗《墨兰》“抱香怀古意”(见《历代题画诗类》)一样,含有怀恋故国的深意。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郑画兰,寓意故国山河沦丧,故而画兰无土无根。
宋代郑思肖的《墨兰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诗句也是广为传颂。
以下是《墨兰图》诗句的释文:
寂寞空庭春欲晚,梅花香近小院寒。
谁见汀州路上月,送人归去,又照江南岸。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庭院中空荡荡的,只有梅花的香气传来,让人感觉有些寒意。汀州路上的月亮,曾经送人归去,现在又照耀着江南岸边。
这首诗通过描写庭院中的梅花和月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汀州路上的月亮也象征着离别和相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