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1.动会意。
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动同本义。庸,用也。《说文》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3.动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4.动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5.动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动任用。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日知录》7.动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动受雇用,出卖劳动力。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9.动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动酬其功劳。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11.形平常。庸,常也。《尔雅》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恒丝庸帛。《论衡·量知》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12.形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13.形平庸。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14.形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15.形庸俗,庸鄙。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16.形昏庸,庸下。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17.形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18.名功勋。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圣武记》19.名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20.名受雇用的人。庸人訾厉。《管子·入国》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21.名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22.名劳苦。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23.名受雇者的工钱。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24.名又如:庸钱(工资)。
25.名古国名,在今湖北省。庸蜀之南。《柳河东集》26.副或许,大概。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27.副怎么。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基本字义
● 庸yōng ㄩㄥˉ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
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
5. 功劳:~绩(功绩)。
6. 古同“佣”,雇佣。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庸 yōng〈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need;adopt]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employ]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be hired]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reward]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词性变化
◎ 庸 yōng
〈形〉
(1) 平常 [commonplace]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mediocre]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
1、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2、需要:无~细述。无~讳言。
3、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
4、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
5、功劳:~绩(功绩)。
6、古同“佣”,雇佣。
“庸”,普通话读音为yō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庸”的基本含义为平常,不高明的,如平庸、庸医;引申含义为需要,如无庸细述、无庸讳言。
在日常使用中,“庸”也做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