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六十五岁,称呼为: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花甲”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年的年号分别是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搭配,比如2021年是辛丑年,下一年2022年就应该是壬寅年。这样一定来天干地支共有60种搭配。我们称六十年为“一甲子”,因为六十年最开始的一年都是“甲子年”,甲子也叫花甲,所以就有了古人对于60岁老人“花甲”这一称谓代替年龄
六十到六十九段为耳顺,花甲之年,没有专门的称呼六十五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而耳顺,七十(古来稀)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八十耄耋(die四声)
六十岁称为花甲,70岁也就是古稀,也就是古稀之年,所以有人生70古来稀之年,因此65岁也可称为花甲之年。
古代人六十五岁,称呼为: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寿命,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一些名人也活不到这个时候,这个也能够反映出那个时候的一些情况,毕竟古代的时候一般人均寿命是比较短的,活到成年的人的比例并不是很多,年之后一般也就是四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