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接下来,我将为您翻译这首诗,并解释其意义。```观田家韦应物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五月炎蒸气,三旬尽枯死。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翻译如下:```农民的生活几乎没有闲暇,从现在开始就是耕种的时候。年轻力壮的人都去田里劳作,菜园子也同时被整理。五月骄阳似火,土地在三十天里变得干燥至极。还有一位贫穷的妇女,抱着孩子站在田边。她右手拿着遗漏的麦穗,左臂挂着破旧的篮子。因为自家的田地已经交完税,只能捡这些来填饱肚子。而我有什么功德,从未从事过农耕和桑织。作为官员,我的年薪是三百石粮食,年底还有剩余。想到这些,我感到羞愧,整天都不能忘记。```这首诗通过对比农民辛勤劳作和诗人作为官员的舒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自己不劳而获的生活的反思。诗中“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描绘了农民在酷暑中劳作的景象,而“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则刻画了一位因家田已交税而不得不拾麦充饥的妇女形象,体现了农民的艰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反思自己无功而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