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系为 1 个二级旋回层序。
以测井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为主,结合钻井取心资料,可识别出 7 个层序边界,相应划分出 6 个三级沉积层序。LSC1 层序: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该层序在山前库车河剖面一带较发育,包括基准面上升和下降体系域; 层序底部在库车坳陷东部缺失,表明其形成时东部可能处于冲断褶皱带部位,未接受沉积。基准面上升体系域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浅灰色细砂岩、中细砾岩,反映当时气候较干旱,间歇性水流携带砂砾物质至滨浅湖,形成厚层砂砾滩沉积体系。LSC2 层序: 在库车河剖面可识别出 4 个四级层序,依南 2 井对应地层仅为 1 个四级层序。依南 2 井区以半深湖- 深湖沉积为主,其基准面上升体系域以湖底扇沉积为特征,湖盆中心层序界面多为整合接触,加之厚度小,难以识别出更多的界面。而库车河一带不仅较易识别层序界面,还可根据四、五级层序的堆叠型式及沉积组分分析,识别出层序内基准面上升与下降体系域。LSC3 层序: 库车河剖面该层序底部为明显的 I 型层序,湖盆中心低位体系域多为湖底扇沉积,边缘为湖盆快速沉降的河道充填,水体加深则演化为湖泊相沉积。依南 2 井仅识别出 1 个四级层序。LSC4 层序: 该层序形成时,库车河-依南 2 井一线均处于湖盆中心,以半深湖- 深湖和三角洲- 湖泊沉积为主,发育夹少量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的厚层泥岩。依南 2 井该层序缺失基准面上升体系域,可能与后期构造作用造成该区隆起剥蚀有关。LSC5 层序: 库车河剖面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表现为因湖平面变化而形成的完整沉积组合 ( 三角洲平原-前缘-平原) 。此层序在依南 2 井缺失。LSC6 层序: 该层序形成于库车前陆盆地由挤压深陷向基底反弹阶段的转化时期,低位体系域多形成河流下切的河道沉积,缺失高位体系域,层序顶面即是三叠系与侏罗系的接触界面。由于古地形相对平坦,曲流河发育,气候已转为潮湿,水进时在山前一带形成广泛的泛滥平原沉积,多为灰色的泥岩、炭质泥岩、薄的煤层,其间夹少量砂岩、泥质砂岩,反映出三叠纪晚期特有的沉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