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
从见,亲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同本义亲,至也。从见,亲声,字亦作 (D―《说文》亲,近也。――《广雅》同人亲也。――《易·杂卦》亲者属也。――《礼记·大传》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母。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亲密。与“疏”相对
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古代亲戚,亲指家人(有时特指父母),戚指外戚。
古代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
《墨子·非命上》:“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出则弟长于乡里。”孙诒让间诂:“亲戚好父母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伍尚]谓其弟员曰:‘......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又《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是亲加上戚。在汉语中亲人:直系亲属和配偶。 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等。 配偶:指丈夫或妻子。戚指的是母亲和妻子娘家人,也包括现代汉语的所有亲戚。
因此古文的亲戚比现代汉语范围广,除了亲戚外,也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