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固。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荆州和国家相邻相接,江山危险坚固。
(1)【又】〈名〉险固的地方。《过秦论》:“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孝公占据崤山、函谷关险固的地方,拥有雍州的土地。
(2)【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家不是以山河的险2、稳固;牢固。《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君主和臣子稳固来窥伺周室。
3、固执;顽固。《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内心的固执,顽固的不可以移动。《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4、坚决;坚持。《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坚持阻止他。
5、本来;原来。《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本来就知道大王的不忍心。
6、当然。《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我今天本当要决一死战,希望让大家看我痛快地打一仗7、通“故”,所以,因此。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我因此说:不是圣人的意愿,而是大势。
8、鄙陋。司马相如《上林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我十分鄙陋,不知道忘忌讳。
“固”在文言文中有如下几种意思,有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等用法。
1、用为动词,表示使安定、使坚固;巩固、坚守
2、用为形容词,表示坚固、稳固、顽固。
如:《肴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君主和臣子稳固来窥伺周室。
3、通“故”,用作连词,表示所以,因此。
如:柳宗元《封建论》:“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我因此说:不是圣人的意愿,而是大势。
4、用为副词时:
表示执意、坚决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表示必、一定,如:《楚辞·屈原·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表示本来、原来,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表示当然、仍然,如:“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表示确实,如:“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史记·项羽本纪》
表示已经,如:“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