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其中伯夷是长子,叔齐是三子。
当时孤竹国国君是要把位置传给三子叔齐,但叔齐此后却把君主之位让给了伯夷。他们二人之间的故事,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甚至不少人都把伯夷和叔齐当做是圣人。他们两位究竟够不够格当圣人呢 兄弟让国在历史上的确少见,不过当时的大环境也跟和平时期不同。
伯夷,与叔齐同为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
伯夷 尧舜时人,炎帝第十四代孙,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上古伯夷前后。他与商末孤竹君长子伯夷并非一人,孤竹国伯夷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40前后,两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四岳是尧舜时期官职,掌管诸侯事务。此处所说伯夷,是历任四岳官中的一位,也是被人们纪念的一位
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
伯夷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个贵族,是《左传》中的人物。他和叔齐因为不愿意食用殷纣王的美食而被流放,后来叔齐因为不能忍受流浪之苦而食人而死,伯夷则选择了绝食而死。他们的忠贞和高尚品德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楷模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