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拼音:qìng)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
此字最古形体为篆书,也见于先秦著作《诗经》。通常被认为是形声字,原本的意思是器皿中空无一物。这个字的下半部是一个缶(fǒu)字,缶是古代日常生活用的瓦器,在这里作形旁表意,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陶瓦器物有关;上半部的“殸”是“磬”字的初文,本义是古代可以悬挂在架上的打击乐器,在这里作声旁表音。敲打空的瓦器可以发声,就如同击磬一般,所以有人认为“殸(磬)”在这里也有表意功能。“罄”当是形声兼会意字。
磬 qìng 与乐器有关①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②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