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如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关雎》这首诗中用了典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个古代的典故,意思是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个典故来源于《周易》中的“君子有淑女,小人有淑士”,表达了对于男女之间匹配的美好期望。在《关雎》这首诗中,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