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都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官职,其待遇和权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这一职位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在权力方面,驸马都尉最初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的官员,负责皇帝出行时的车马安排。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职位逐渐演变为加官、侍从近臣的身份,甚至成为帝婿的代称。在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尽管后来驸马并非实官,但它仍然代表着一种尊贵的身份和地位。在待遇方面,驸马都尉通常享有丰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宋朝为例,驸马都尉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并且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他们的薪资和福利待遇非常优厚,包括年薪、月俸以及其他的奖励和补贴。这些优厚的待遇使得驸马都尉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崇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驸马都尉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但他们的实际权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具体情境下可能有所不同。在某些时期,驸马都尉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官职,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而在其他时期,他们可能拥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甚至参与朝政。总的来说,驸马都尉作为古代中国的一个官职,其待遇和权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是尊贵而崇高的。
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车为正车,其他随行的车辆则为副车,其全称为驸马都尉,说白了就是个赶马车的,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封为驸马都尉,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封为驸马都尉,没有实权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驸马都尉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由汉武帝设置。驸马都尉的待遇和权力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以下是部分朝代的信息:
- 西汉:俸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掌管皇帝出游时的副车。
- 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
- 魏、晋:沿置,与奉车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尚公主者。
- 东晋南朝:隶集书省,无定员,无实职,尚公主者亦多加此号。
- 隋:初隶左、右卫府,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
- 唐:复置,无定员,从五品下。
- 宋:从五品。
- 辽:列为北面皇族帐官。
- 金:正四品。
- 明:位在侯爵下、伯爵上。初有典兵出镇及掌府部事者,其后多不与政事,惟奉祀孝陵,摄行庙祭,署宗人府事。
- 清:改称“额驸”。
是古代官职之一,但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权利和待遇,差别较大,总体来说职级不高。有时甚至是临时设置。如宋朝,驸马都尉官职较低,甚至是闲置,没有什么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