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语:外柔内刚、 外强中干、 外圆内方、释义基本强:强壮;中:内部,内心;干:空虚,枯竭。
古义原指战马在战场上狂奔,外貌还强壮,而体内已经气虚力竭。今义后多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似强大,实际上内部十分虚弱。例句这家公司外强中干,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你不要被他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到。
外强中干
汉语成语
外强中干,汉语成语,读音是wài qiáng zhōng gān,出自春秋 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意思是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由“外”开头的成语有:
外柔内刚、
外强中干、
外圆内方、
外感内伤、
外宽内深、
外内无患、
外柔中刚、
外亲内疏、
外彊中乾、
外方内员、
外方内圆
wài fāng nèi yuán
褒贬色彩贬义
结构转折
释义
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虚伪。
例句
那砚台的尺寸我量了,是整九寸外方内圆,象征着九州方圆。
引证
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明党构奸,罔上害人。
南朝·宋 · 范晔 · 《后汉书·郅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