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庶的意思

2024-04-27 23:57:42
农庶的意思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农庶不是农民庶民,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名词。

庶,《说文解字》曰:“屋下之众……从广、炗。炗,古文光字。”光,为“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25]也就是说,很多庶民生活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靠取火获得光明。民,《说文解字》曰:“众萌也。”[26]《说文解字注》根据《周礼》解释,“民”的古音为“萌”,不仅有“众多”之意,还是“懵懂无知”的形象,甚至有“兴锄利萌”的意思[27]。这样一群懵懂无知的众人集中居住在一起集体农耕,难道会是单门独户耕种的农民吗?中国奴隶社会没有农民而只有农庶。 农庶与农民的最大区别是:农庶要首先为奴隶主无偿耕作“公田”,[28]即便在剩余时间耕作的“私田”也不为个人所有,或租赁而来,是分配来的,由诸侯奴隶主按农庶人口统一分配。农庶的实际生活状况比奴隶好不了多少,甚至不如某些贵族家里的受宠家奴。农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田”,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只要离开诸侯,“私田”便会失去。并且,天子有权将战败方国的农庶连同土地,一起赏赐给其他诸侯奴隶主,这在先秦文献《孟子•滕文公上》和大盂鼎铭文中有所记载[29]。中国古籍对不同社会层次之人的用词,均有严格区别。 夏商西周时代,“民、众”,代表官员之外、包括贵族与庶民在内的所有人,不包括奴隶。代表庶民的词汇有“黎、庶、氓、野人、农夫、下民、众、小人、烝民、愚夫、愚妇、匹夫匹妇”等,代表天子贵族官员的词汇有“帝、王、朕、白(伯)、卿、君、伯、侯、公、司、尹、百姓”等。先秦文献《诗经•七月》生动记载了夏末殷初的农庶的生活情景[30]。农庶就算有“私田”可以耕种,还是要靠吃野菜度日。奴隶主贵族王公随时可以把庶民女子掠走睡觉。农庶一年四季都要由贵族奴隶主来支配时间,劳动报酬非常少,诗中多次出现“公子之事”,那就是农庶为奴隶主贵族劳役苦作。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秦代竹简《金布律》,有对囚犯奴隶发放夏衣和冬衣的记载[31]。而《诗经•七月》也有“九月授衣”,记录农庶盼望公侯奴隶主赶快发放冬衣[32]。这说明,中国奴隶社会的农庶与奴隶一样,连基本生活所需也要依附于奴隶主,否则就要被冻死。

2024-04-27 23:57:42
赞 5551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