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是象形字。
甲骨文像台观楼阁上下重屋之形,表示崇高。金文、小篆整齐化,变得不太像楼阁了。隶变后楷书写作“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凡高之属皆从高。”(高,崇高。像台观高耸的样子。由冂、由口会意,与“仓”字、“舍”字下部从口的构形原则相同。大凡高的部属都从高。“高”的本义为上下距离大,离地面远。引申指由上至下的距离、高度。又引申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擅长的。如“曲高和寡”。
从造字法看高属于会意字。
属于象形字,高(拼音:gā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为上下距离大,引申指上下的距离,又引申指山陵、高处,由此义又可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商代文字不从口者当为初形。
《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
商代文字下端加“口”字者,成为此字定型的基础。西周、春秋文字与商代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