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写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虽然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远望中原群山像玉簪和螺髻一样美丽,而想到故国沦陷只能滋生愁恨。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远处群山像女子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希望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