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康熙笔画数:6齐[拼音] [qí,jì,zī,zhāi][释义] [qí]: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
参差不~。 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全;完全:~全。人到~了。 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jì]: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zhāi]:
1. 同“斋”。 2.斋戒:~三日而后行。 3.庄敬:~庄。~严。
一共是六笔。
组词是整齐。
造句
每天晚上我都会帮妈妈将晾干的衣服叠好,整齐的放进衣柜里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灌木层整齐的生长着。
齐字繁体:齊,简体笔画:6笔画,繁体笔画:14笔画,康熙笔画:14笔画。
“齐”,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qí、jì、zī、zhāi,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表示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如参差不齐。引申为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
在日常使用中,“齐”也常做名词,表示朝代名,如齐国。古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同“斋”,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