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叫“通天塔” 通天塔位于韶关市区韶城洲心岛之上,始建于1546年,曾为岭南名胜“曲江二十四景”之一。
经考古挖掘,古时通天塔遗址仍保留,塔基深4.1米处呈现塔基础,在塔西南方向出土大量的青砖、瓦片和砖制构件,共有13个种类160多件,这些文物具有建筑考古价值,为通天塔的重建提供了建筑依据。 韶关通天塔于2012年9月29日重建完工,并于上午举行揭匾仪式。这是通天塔时隔近160年之后,再次矗立在韶城洲心岛之上,重现了古时岭南胜景“中流塔影”。
通天塔,位于韶关市浈江、武江交汇处,两江交汇后名为北江
韶关市武江与浈江汇入北江处,江心岛的塔称为通天塔,建于明朝,毁于清朝,于2010年开始重新建造,在2012年竣工,塔高四十一米共九层,恢复了曲江十二景之一的“中流塔影”,使广东韶关市的三江六岸,风景更加美丽,游人增加了一个必到的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