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词境上的开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扩展:苏轼以前北宋词坛主要描写男欢女爱、相思别离等题材狭隘的内容。
苏轼大胆突破,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内容,都可能出现在他的词中。他在词中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扩大了词的题材,被后人誉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1。风格的转变:苏轼转变了词风,开豪放遵劲之风,力矫柳永的轻软。他批评秦观:“不意别后却学柳七作词”。他的词主要风格是豪放,与大胆的夸张想象结合,形成浪漫主义色彩。但他有许多缠绵婉约和气韵清旷之作1。词律的发展:苏轼在词的写作中更富于创造性,以丰硕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词风。他打破词牌的固定声律,以抒情达意为标准,历来传唱不衰1。语言的革新:苏轼通过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全面革新,以士大夫的健康情趣和丰富阅历对花间樽前之词加以彻底改造,完成了词的文人化过程2。情感的深化:苏轼在词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爱情、友情等多层次的人文关怀,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及咏物词的开拓等3。主题的开创:《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爱国热情,《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展现乡村美景,《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祖国壮丽山河,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创了新的词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