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白居易,典故为“老妪能解”,见于史书——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群众,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为后人传诵。
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读给老婆婆听。
中唐诗人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与李白、杜甫齐名。早年就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样的好诗得到当时的权贵、诗人顾况的赏识而名动京华,后来在朝为官,历经官场沉浮。
白居易的诗流传很广,有长诗《琵琶行》、《长恨歌》,也有不少的五、七言格律诗流传。他的诗追求语言的通俗易懂,尽量做到“老妪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