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喜朝天”等。
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踏莎行有两种意思:
一是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
二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
踏莎行是一个古诗词的词语,意思是在草地上漫步。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写景手法之一,它能够淋漓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地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