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梁惠王说理时运用了什么比喻

2024-04-28 08:54:01
孟子对梁惠王说理时运用了什么比喻,在线求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类比。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梁惠王自诩“尽心”,而在孟子看来,他所采用的措施,只是“爱民”的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梁惠王“尽心”的实质,说理形象而有说服力。“五十步笑百步”既表达了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现出了孟子巧妙的论辩技巧和高超的论辩水平。

2024-04-28 08:54:01
赞 6302踩 0

全部回答(2)

1、运用了类比比喻。

2、解说:孟子用五十步笑一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这个问题。

3、原文相关语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024-04-28 08:54:01
赞 7215踩 0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2024-04-28 08:54:01
赞 2163踩 0

孟子为了劝说梁惠王推行王道,实行″保民而王”的主张运用以羊易牛而杀之以祭示的比喻,劝说梁惠王″推恩足以保四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天下可运于掌"。

2024-04-28 08:54:01
赞 5877踩 0

疑邻居偷盗了自己的斧子,并不断地自我强化。笃信益深,直到找到了斧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常常自证,直到从相信~坚信~信念。没有证据支持应疑从无,方能增长智慧!

2024-04-28 08:54:01
赞 64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