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的密度是1g/cm³,,温度为4°C时,密度为1000kg/m3。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2相同气压下,温度高于4摄氏度时,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低于4℃高于0度时,温度越低,水的密度也会越小。如果在0℃以下,也就是冰的状态,密度就保持在了0.91g/cm³。水蒸气的密度也会被温度所影响,水的状态也会影响水的密度,液态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大于水蒸气的。
3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4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的密度是1g/cm3。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p(读作ròu)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水密度: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水的密度和温度有关。水的分子式为H2O,结构式为H一O一H,由于一OH的存在,所以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氢键受温度影响,所以4℃时密度最大,是1g/mL。升温和降温密度都会减小。由于通常情况下,比重都是对水而言的,所以可以看成水的比重是1。
水的比重又叫水的密度。规定在4℃时,1毫升纯水的质量(或叫重量)为1克,定为水的密度,或叫水的比重。
写成水的密度:1克/毫升。
水的比重在常温常态下是1,这水的比重就是水的密度有关,所次这水的比重就是1,除非不是常温和正常后压力,是有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