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是耽,汉语拼音读作dān。
耽,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ān,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耽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到一边是个耳朵的耳,另一边是忱头的忱的一半,从字面看是伏忱而眠或沉迷与一件事,耳朵听不见和没注意其它事,忽视了,错过了。耽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做,做不到,这样的含意。耽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耳大垂也。从耳冘声。《诗》曰:“士之耽兮。”丁含切”。耽字的基本含义为沉溺,入迷,如耽乐;引申含义为迟延,如耽误。在日常使用中,耽字常做动词,表示承受,担负,如耽险。
耳字 加一个沈的右边这个字是 耽读音:[dān]部首:耳 释义:
1.沉溺,入迷
2.迟延
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沈字的右边的字读作:dān,字:耽。
部首:耳
笔画:10
五行:火
繁体:耽
五笔:BPQN
笔顺:横竖竖横横提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
基本释义
耽:dān
1.迟延,延误。
2.沉溺,喜好过度。
详细释义
耽:dān
〈形〉
形声。从耳,冘(yín)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同本义。
〈动〉
1.沉溺。
2.承受,担负。
3.嗜,喜好。
4.停留,延迟。
沈字的右边是冘,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冘的字是“耽”字,拼音是dān,释义:
1. 沉溺;迷恋2.延迟。
沈(拼音:chén,shěn)是汉语常用字。沈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状似一头牛浸没在水中,这是一种古代的祭礼,后世多用其“沉没”的意思,读chén。“沈”后讹变作“沉”,而且两个字有了分工:“沈”读shěn,用于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