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饭的碗叫什么

2024-04-19 15:02:41
古代吃饭的碗叫什么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盆、碗、盂、钵等古人的餐具簋(fu),形状很像大碗,圆口,大腹,下有圆座。

有的簋还有耳朵,或者是方座。米煮好了以后,古人就把饭从甗(上文提到)中盛到簋里,就可以开吃了。簠(gui),和簋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来盛粮食的,簠大多有盖。最开始有说圆的叫簋,方的叫簠,后来渐渐不那么严格区分了。尤其是在表示祭祀的礼仪时,簠簋两个字还常常连在一起组成特定的词语,表示祭器。 豆,有点像现在的高脚盘,盘上有柄。后来,豆演变成一种量器,古代四升为一豆,就是从它的食具功能来的。 箪(念“单”),多是竹制或苇制的,用于盛饭。从材质上就可以看出,相比较大户人家的青铜制的簋簠,箪多半是平民百姓的食具了。《论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大都耳熟能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描述的正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清贫的生活;当然,更该记住的是他乐在其中的心态。皿,用于盛饭食用,等同于现代饭碗,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有脚的托盘,用于摆放食物,即“举案齐眉”中的“案”。匕,是长柄汤匙;俎,即现代砧板的前身,两头有足用于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箸,夹食的用具,即“筷”。这些餐具的原料有竹、木、陶、青铜乃至金银、象牙所制等。

2024-04-19 15:02:41
赞 3392踩 0

全部回答(2)

古代吃饭的碗叫碗。

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

碗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

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

2024-04-19 15:02:41
赞 7017踩 0

古代吃饭的碗也叫做碗,这种称呼由来已久。古代吃饭的碗也有叫做盆、盂、钵这种,盆同盘,和碗一样都是很早期就开始叫的。盂同钵是由大小区分的,大的叫做盂,可以盛饭装水,小的叫钵,一般都用来装饭吃的,后来演化为专指僧人用来化缘的用具了。

2024-04-19 15:02:41
赞 175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