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2024-04-28 11:55:20
古代对对方儿子的尊称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古代自己称呼别人儿子为令郎,称呼别人的女儿为令嫒。

2、古代对对方亲属的称呼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3、其他敬辞“拜”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奉”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惠”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送(财物等)。“恭”“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贵”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高”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24-04-28 11:55:20
赞 2812踩 0

全部回答(2)

古代对对方儿子,女儿,母亲的尊称是分别是令郎、令爱、令堂。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后省作“令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宋朱熹《答徐彦章书》之三:“两日偶看经说,有疑义数条,别纸奉扣,并前书送令郎处,寻便附致。”《红楼梦》第三三回:“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茅盾《秋收》一:“ 通宝 兄,尊驾贵恙刚好,令郎的事,你只当不晓得罢了。哈哈,是我多嘴!令爱亦作“令嫒”。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侯道:‘无甚事,闲问则个。适来叫出来看郡王轿子的人,是令爱么?’待诏道:‘正是拙女,止有三口。’”《西游记》第二三回:“八戒道:‘娘,你上覆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茅盾《林家铺子》五:“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来,极为中意。”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这小孙儿年幼无知,说是在令嫒头上泼了一桶水。”令堂,称对方母亲的敬词。明 吾邱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

"方才小价说,你北堂截发供榛脯。世上有此贤德之母,小弟既忝与仁兄倾盖交欢,敢请令堂一见。

"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

"尊大人在日,也曾说起令堂么

"

2024-04-28 11:55:20
赞 2215踩 0

古代对对方儿子尊称为令郎。

令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ng láng,释义为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出自宋·朱熹 《答徐彦章书》之三:“两日偶看经说,有疑义数条,别纸奉扣,并前书送令郎处,寻便附致。”

令郎指对方的儿子。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2024-04-28 11:55:20
赞 346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