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而的四层含义

2024-04-28 12:03:36
古文而的四层含义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024-04-28 12:03:36
赞 6660踩 0

全部回答(2)

“而”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用作名词,意思是:颊毛;胡须。出处:周·周公旦《周礼•考工记》:“作其鏻之而。”释义:刮掉他的胡须。

2、用作代词、意思是:通“尔”你,你的。出处: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释义: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每天都好好侍奉母亲。

3、用作动词,意思是:通“如”。好像。出处:秦·吕不韦《察今》:“军惊而坏都舍。”释义:军队惊乱如同大房屋崩塌。

4、用作连词,表示并列、相承、递进、转折、修饰、假设、因果等关系。出处: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苟粟多而财有余。”释义: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多且财物有剩。

5、用作助词,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释义: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

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释义: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

2024-04-28 12:03:36
赞 971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