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冬天的雅称有:
1、三冬;
2、九冬;
3、严冬;
4、清冬;
5、玄冬;
6、穷冬等。
1、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这样的句子。
2、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3、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4、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5、玄冬:“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6、穷冬:“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1,三冬,杜甫诗,蛰龙三冬卧。
2,九冬,刘孝标文,九冬有隙。
3,约冬,见春12引巜淮南子》。
4,玄冬,刘桢诗,自夏涉玄冬。
5,玄英,《尔雅释天》冬书玄英。
6,玄阴,王粲文,农功既登,玄阴戒寒。
7,岁寒,《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
8,岁暮,杜甫诗,岁暮百草零。
9,上天,《尔雅释天》冬为上天。
10,冬节,曹操诗,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冬季的各种称谓及说明
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冬天:冬季。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初冬:冬季的开头。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
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严冬:冬天特别冷的时节。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残冬:冬季的末尾。例:“残冬已过,春天来到了。”
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古人把冬季分为三个阶段:孟冬、仲冬和季冬。按农历计算,十月份为孟冬,十一月份为仲冬,十二月份为季冬。虽然我们幅员辽阔,区域之间温度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三个阶段的温度是呈下降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