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服兵役为一年

2024-04-28 12:54:23
为什么古代服兵役为一年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人太少,战线太长都是原因罗马帝国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这么大面积都要驻军,还要维持前线的战兵数量,还要保证运输线。

就罗马本土那巴掌大的地方,如果不延长兵役时间,根本没法进行下去。而中国的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个其实是诗词夸张的写法。一般十四五岁的确可以从军了,百战余生,到60岁还没死,已经是神了。中国古代的兵役有很多种,一种是抓的壮丁,这种一般是充劳役。必要的时候给个纸甲,给把木枪,也算是战兵。一种是兵役,这种唐朝后的募兵制出现后,才大量出现。隋唐搞的是府兵制,这种基本上是终身兵役,每家每户按成丁抽取。有五抽二、三抽一、二抽一。隋炀帝三征高丽,前后出动二百多万战兵和几百万辅兵,最后二抽一都不够数了,就抓壮丁充数。第三种是兵户制,这种明朝最为突出。这种兵役不但自己终身,连子孙后代都终身服兵役。当然这种后来基本上算是废了。不是从制度上废的,而是兵户管理出问题,吃空饷和逃籍很普遍,以至于虽然在册的兵户很多,实际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也无法形成战力。这一系列的兵役措施,都是因为——人口太少了。强盛时期也维持高额常备军力的现象也有,宋时期,为了维稳,遇到天灾,为了防止流民暴动,很多时候会出现就地转厢兵的现象,便于统一管理,然而厢兵也是兵啊,当了兵,吃了饷,再要卸甲归田就难了。因为利益问题,所以被迫背负沉重的军备开支。这个兵就不是因为需要而留着,而是一大堆既得利益者在维持这个制度。相对的,我国历史上很多时期兵役非常长,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事集团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故意促成的。有兵就有兵饷,有兵就有兵权。这钱和权的结合体,谁愿意放弃谁傻B。所以兵役时间也无限延长了。

2024-04-28 12:54:23
赞 8297踩 0

全部回答(2)

秦统一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权力。

当时农民既是主要生产力,也是兵员的主要来源。秦朝兵役和劳役极为繁重:当时全国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口,而经常被征发服兵役、劳役的就有二、三百万人。

汉承秦制,当时规定不省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

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上,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汉武帝时,出现了招募熟悉北方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组成“胡骑”,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组成“越骑”。

2024-04-28 12:54:23
赞 8478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