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pàn,最开始见于秦国小篆时代。
“泮”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诸矦乡射之宫,西南爲水,东北爲墙。从水从半,半亦声。普半切【注】沜,古文”。“泮”的基本含义为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如冸池;引申含义为河名,如泮水。在日常使用中,“泮”字通“判”。分离,如泮合。
泮pan
泮pan(声调为第四声。)八画;氵部;形声;左右;五笔(IUFH)。
①〈动词〉冰融化:迨(趁着)冰末~。
②〈动词〉分开;分解:白天地剖~未始有也。
③〈名词〉泮宫,古代诸侯举价射礼的地方,后来也指地方上的官立学校;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④〈名词〉姓。
[泮宫]pangong〈名词〉指古代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