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指的是地图上面的等高线。
同一水平线上,凸向高处的,中间的海拔比两边的海拔要低,因此是山谷。同理可得,凸向低处的中间海拔比两边海拔要高,因此是山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由于山的形状基本上是圆锥形,因此位于海拔较高处的山峰在被绘制到平面图上时正好位于等高线的最里面。所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的就是山峰。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